无障碍
普惠金融生力军 支农支小惠民生


        从0到1519家
        2007年3月,全国第一家村镇银行在朱德元帅故乡四川省仪陇县挂牌成立,至今已经走过了十年。
        十年来,银监会坚持贯彻落实国家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,加快村镇银行发展,全国已组建村镇银行1519家,其中64.5%的村镇银行设在中西部地区。在政策引导、严格监管和相关各方的积极支持配合下,村镇银行从无到有、从小到大,在服务县域经济过程中实现了稳健发展。

        资产超过万亿
        截至2016年末,全国村镇银行总资产达到12377亿元;各项贷款余额7021亿元,农户及小微企业贷款合计6526亿元,占各项贷款余额的93%,500万元以下贷款占比80%,户均贷款41万元,支农支小特色显著。主要监管指标持续符合监管要求,风险总体可控。十年来的发展充分印证了村镇银行在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、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中的功能和作用。

        客家村镇银行,广东村镇银行标杆
        2010年11月,广东省山区市第一家村镇银行在叶剑英元帅故乡广东梅县挂牌成立,至今已经走过了六年。
       目前,客家村镇银行设立了7家支行和25家分理处,已实现梅县区、梅江区乡镇营业网点全覆盖,并在全市8个县级行政区全面设立了普惠金融服务点,资产总额接近35亿元,存款余额超过30亿元,发放贷款累计超过150亿元,其中涉农贷款余额占比82.72%,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占比98.00%。近年来,客家村镇银行先后获得“广东省金融创新奖”、“广东金融业服务社会经济十大亮点工程”、“广东省中小企业融资服务示范机构”、“梅州市金融创新奖一等奖”等荣誉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充分肯定,2016年12月,客家村镇银行成功在“新三板”挂牌上市,成为广东辖区首家进入全国性资本市场发展的银行业金融机构。